背型大模的阵套壳痛与中国产业成长后思考

  发布时间:2025-09-17 06:17:12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最近AI圈子里炸开了锅。阿里巴巴前首席AI科学家贾扬清的一则朋友圈,像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。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国内某大厂的大模型产品其实就是Meta的LLaMA换了个马甲。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个著名的笑话:把羊驼涂成斑马,难道就真的变成斑马了吗?李开复团队陷入"套壳"风波虽然贾扬清没有点名,但明眼人都能猜到,他说的就是李开复创立的零一万物公司推出的Yi-34B大模型。这个拥有340亿参数的大家伙,刚... 。

最近AI圈子里炸开了锅。阿里巴巴前首席AI科学家贾扬清的一则朋友圈,像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。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国内某大厂的大模型产品其实就是Meta的LLaMA换了个马甲。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个著名的笑话:把羊驼涂成斑马,难道就真的变成斑马了吗?

李开复团队陷入"套壳"风波

虽然贾扬清没有点名,但明眼人都能猜到,他说的就是李开复创立的零一万物公司推出的Yi-34B大模型。这个拥有340亿参数的大家伙,刚发布就在Hugging Face和C-Eval排行榜上拿了第一,没想到风光没多久就被Hugging Face社区要求修改张量名称,因为除了两个重命名的张量外,整个架构几乎就是Llama的翻版。

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参加的一个AI沙龙,有位创业者半开玩笑地说:"现在做AI项目就像开餐馆,大家都在用同样的调料包,只是把包装换了换。"这种"套壳"现象在国内AI圈早已见怪不怪。

套壳现象的前世今生

记得今年5月,科大讯飞的"星火"大模型在发布会上闹了个笑话。当用户问"你是谁发明的"时,它居然回答"我是OpenAI发明的"。这就像一个小学生交作业时不小心把参考答案的署名也抄了上去。虽然讯飞后来解释说是因为用了相似的训练数据,但这个解释显然没能让所有人信服。

更早之前的百度文心一言也遭遇过类似质疑。它的文生图功能把"车水马龙"翻译成"car water horse dragon",结果生成的图片里真的出现了汽车、水、马和龙的奇怪组合。这就像是用谷歌翻译做了个机翻,然后又用这个机翻去做创作。

创业公司的两难困境

说实话,我能理解这些公司的难处。现在AI领域的竞争就像百米冲刺,OpenAI等国外巨头已经跑出50米了,国内企业才刚起跑。更可怕的是,OpenAI还在不断加速——从GPT-4到DALL·E 3,再到最近的GPTs,他们几乎每个月都在颠覆行业认知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创业团队面临一个残酷的选择:要么花几年时间从零开始研发,等产品出来时可能早就过时了;要么基于现有开源模型快速迭代,虽然可能背上"套壳"的骂名,但至少能在市场上先站稳脚跟。

借鉴与创新的边界在哪里?

零一万物在回应中强调,他们确实借鉴了LLaMA的架构,但也在数据处理和训练方法上做了大量创新。这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:在AI领域,到底怎样才算真正的创新?

我认为这就像做菜。如果你完全照着别人的菜谱做,连摆盘都一模一样,那显然是抄袭。但如果你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意,比如用新食材、新技法,甚至发明全新的烹饪方式,那就是创新。关键要看改动的深度和价值。

写在最后

站在行业观察者的角度,我不认为简单地将这些案例归类为"套壳"或"创新"就能解决问题。当前中国AI产业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,既需要理解创业公司的现实困境,也要坚持鼓励真正的技术创新。

正如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我的:"在AI这个赛道上,短期套利或许能获得一时风光,但只有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的企业,才能最终赢得这场马拉松。"或许,这才是这场"套壳"争议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。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以太坊高位震荡背后:狂欢中的隐忧与机会

    最近以太坊的表现真是让人又爱又怕。记得一周前还在4000美元附近徘徊,转眼间就冲到了4335美元的历史高位。作为一个老韭菜,这种过山车行情我见得太多了。昨天午盘那个4160美元的回踩,说实话我当时差点就忍不住想抄底了。市场现况:高处不胜寒眼下以太坊在4310美元附近犹豫不前,就像站在悬崖边的登山者。比特币倒是稳扎稳打,119700美元的位置离12万大关就差临门一脚。但你们发现没有?最近以太坊涨得这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DePIN:下一代万亿市场还是泡沫?听听VC们怎么说

    最近圈子里"牛市要来了"的声音此起彼伏,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承认每轮行情确实都会捧红几个新概念。虽然现在断言下一个爆款还为时尚早,但Web3与传统世界日益紧密的融合,让DePIN这个赛道格外引人注目。DePIN的现状与挑战上周参加了一场由Techub News和JDI Global组织的Twitter Spaces讨论,几位投资大佬的观点让我感触颇深。HashGlobal的Je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铭文类Token:创新风口还是资本骗局?

    每次看到新冒出来的铭文类Token项目,我总是忍不住想起2017年的ICO热潮。那时候大街小巷都在谈论区块链,现在铭文类Token似乎正在重演这一幕。说实话,这个领域的水真的很深。创新者的游戏场不得不说,有些铭文项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记得上个月有个团队在做艺术品确权,他们把梵高画作的数字指纹刻在链上,让收藏变得透明可信。这类项目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真正的价值——它们不是在炒概念,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中国科大区块链项目的价值与隐忧:USTC币深度解析

   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区块链与加密研究所孵化的数字货币项目,USTC币确实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。每当我与区块链圈的朋友聊起这个项目时,大家总会提到它的一些独特优势,这些优势在白皮书中都有详细阐述。技术创新带来的核心竞争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USTC币在技术架构上的突破。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区块链技术研讨会时,一位来自中科大的博士详细讲解了他们的PoSA共识算法。这种算法在传统PoS基础上做了很大改进,不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深度解析:新加坡加密货币税制与监管体系的独特魅力

    提起新加坡,很多人会想到花园城市、金融中心这些标签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这颗"东南亚明珠"正在悄然成为全球加密货币爱好者的新宠。作为一个经常往来新加坡的金融从业者,我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加密生态如何从萌芽走向繁荣。为什么新加坡能成为加密天堂?走进新加坡金融区的咖啡馆,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:"昨天BTC又涨了,你的稳定币套利策略还跑得动吗?"这种场景在其他国家可是相当罕见的。根据最新调查,94%的新加坡人...
    2025-09-17
  • 传统银行如何玩转加密世界?大华银行的区块链布局全解析

   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现在连传统银行都在悄悄布局加密领域了。在新加坡,有家老牌银行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这个新兴市场"下注"——大华银行旗下的UOBVM投资部门已经悄悄投了31家加密公司!这可不是小打小闹,而是实打实地布局整个区块链生态。银行圈的"加密狂热"说实话,现在银行业要是没在区块链领域投点钱,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。根据Blockdata的数据,全球前100大银行里,有61家都在加密领域有所动作。但...
    2025-09-17

最新评论